close

10801880_761746010565843_3823642802956867270_n

最初的「五行」是來自於儒家之五行說,而這個五行,是指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而這五種德行,原本它只是一種為人修養的哲學思想,所以到現在都還有人用來對小孩說教:「看看你這是什麼德行啊?」

好的,那為什麼五種德行,會和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扯上關係呢?因為抽象的哲學,必需要以有形之物來比喻,傳承者才能聽的懂。所以儒家就以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有形之物,來比喻說明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這五種德行。比如木形曲直,曲者分枝,猶如仁之惻隱之心、慈祥愷悌,直為恬靜清高、稟性正直…,而火形炎上,如義之熱切坦率…等等,而禮、智、信都是以土、金、水來解釋。另外,儒家闡述這五種德行,是相生的,猶如古之唐堯以德傳位,虞舜以義讓於夏禹,夏禹以禮…,以此類推。而重點是,這種以德性相傳的比喻法,就是所謂的五行相生。(當然,這和「讓梨」會當宰相、「誠實」會當總統是一樣的教育型態)。所以在春秋時代(公元前770~476左右),五行是指「五種德性」,而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只是一種比喻。主張的是善的循環,但此時並沒有「五行相克」的概念。

 

到了戰國時代末期(公元前350~250左右),齊國的陰陽家鄒衍,開始嘗試用「五行」,來替王朝的更替作出解釋,認為某王朝,因為得到「天授」於五行中某一德,而受命於天,才會成為天子。當這個說法盛行之後,每一個想當天子的,無不在講「奉天承運」,意思就是說,我是奉老天的意思,要來承接這種自然的五行運作(當然他就是),不但正當且合理。但對於當時的戰國時代,明明各國征戰併吞,如何能用「五行相生」、「德行相讓」來做解釋?

 

所以鄒衍又說了一個新理論「五行從所不勝」來解釋「打人」的合理性,也就是之後的「五行相克」之意,它的意思就是:當主政者「原有德行」衰敗時,擁有另一種相克德行(所不勝)之人,將能取而代之。也就是換人做做看的概念。

 

這個理論,聽在一方霸主的耳裡,彷彿是說,只要我自認為我能克你,我打你就是應該的,誰叫我克你?至於如何去安插五行相克(剛好我去克你),要打你的人自然會去處理。到這個時候,五行已經不太講仁、義、理、智、信了,而是換成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生克變成了主角,所以到這個階段,五行已經是一種以「政治學」為主軸的創見,和儒學已無太大關連(但畢竟還是來自於儒家思想,所以據說當時在舉辦一些五行思辯的集會,與會者還是一樣會穿著儒服。)

 

但鄒衍畢竟只是一名學者,此時他依然在研究學問,之後他又把「大九州說」和「五德始終論」合併在一起。這對後來的五行,又有什麼影響?有的,就是在五行之中,加入了「五方」、「五色」的概念。而大九州說,其實是一種純粹的地質學,它把「赤縣神州」(當時中土的名稱,所以中土又名神州)的地質樣貌,尤其是地質或植被的顏色給融入了五行之中。

然而,怎麼配呢?我們就待下篇分曉囉!

 
arrow
arrow

    基隆集明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