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![277 277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s258s258/1619844831-1964746519-g_n.jpg)
為什麼你家巷口賣早餐的阮紅月桃,還有推著阿公晒太陽的瑪莉亞,以及晚上出來倒垃圾的年輕阿娣,她們這些東南亞民族都知道「中暑亅和「刮痧」這種民間手法?但是從西方來的kevin老師或是摩門教的勞倫,他們卻都没有概念?
關鍵就在於氣候。
濕熱的亞熱帶氣候,以及乾冷的西方高緯度氣候,最大的差異不是熱和冷,而是濕和乾。
人體散熱的最强管道,就是借由發汗來散熱,當汗水吸收了熱量之後,接著就會往四周乾燥的環境揮發擴散,如此,就順利的完成散熱了。
但是,當我們的環境濕度過高時,就會嚴重的阻礙散熱管道。所以中暑,就形成了,而相應的刮痧手法也就跟著出現,所以住在潮濕的東南亞人,對刮痧一點也不陌生,但西方人卻會大驚小怪,以為是一種家暴或什麼的。
所以,住在天氣較為乾熱的高雄人,中暑機率卻會比我們住在濕温的北部還要低,所以不是什麼熱不熱的問题......,老婆在敲門了,厠所不能佔太久,再聊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